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以“三力三化”为品牌效应的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为莘莘学子照亮前行的道路。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管永刚主讲,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系列别开生面且极具价值的分享与指导。

内驱力:唤醒心中的梦想
管永刚在新生生涯规划主题报告中,从“青年担当”切入,带领大一新生回顾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坎坷历程,以五四青年运动中的革命先烈为榜样,点燃同学们内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火种。同时,以身边努力备战考研的学长学姐为例,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梦想的力量和为梦想拼搏的激情,鼓励同学们在淮工的校园里,勇敢追寻自己的人生理想,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从内心深处唤醒主动成长的渴望,这便是内驱力的激发。

行动力:把想法变成行动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方面,管永刚重点阐述了电子设备的利害关系,引导同学们正确合理使用,避免沉迷,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中。同时,提出“十六个坚持”行动计划,从坚持遵纪守法、学习、锻炼身体,到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阅读、响应班集体号召等各个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让大家明白如何将内心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日常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生涯目标前进。

全程化:陪伴成长每一步
从新生入学开始,学院便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各个阶段。新生入学时,通过主题报告让同学们初步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开展各类职业规划大赛动员会、考研推进会等,持续关注同学们的成长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临近毕业,积极推动毕业班学生职业规划进程,举办就业工作推进会,分享最新就业信息与资源,指导论文写作与答辩,帮助同学们顺利迈出校园,走向社会。这种全程化的教育模式,确保同学们在每个阶段都能得到及时且有效地引导。

实践化:在实践中检验真知
学院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管永刚在各种场合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为同学们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同学们通过参与企业实习,了解行业动态和企业运作模式;通过参加创新创业项目,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生涯规划,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新生入学生涯规划教育,在老师们的努力推动下,正帮助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明确方向、激发潜能、提升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相信在这一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人文学子定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