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最是书香能致远 胸藏文墨气自华——人文学院阅读文化育人工作纪实

2021年12月06日 17:41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吴欣、李晓慧
阅读次数: 【关闭】【打印】

 2019年的4月23日,世界阅读日。当日,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向全院推出“悦读经典”工程。该工程向全体学生发出“走向阅读”倡议,要求每一位学生一学期至少扎扎实实读一本好书,勉励学生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

 为何启动这样的工程?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晓慧告诉我们,推出“悦读经典”工程,就是要掀起一个学生“听经典、读经典、理解经典”的热潮,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厚实的人文素质,提高精神素养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文学修养和价值取向能力。

 时至今日,该项工程进展得怎么样了呢?据专项调查显示,三年来,学生累计阅读各类书籍近万本,撰写各类调研文章500余篇,在各类刊物上刊登论文近20篇,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80余项,其中“国”字头奖项65项。浓郁的人文气息弥漫整个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半亩方塘”读书会、秘书学专业的“一阳来复”文学经典阅读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905房间读书会”,成了学院读书的知名品牌。

 “经典阅读”的直接获益者、在华为全资子公司——深圳慧通商务有限公司工作的彭永昊致信人文学院,推心置腹地说: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以前,同学们没有阅读的习惯,至多也就是“滑滑”手机页面,“瞄瞄”电脑主页新闻,知识零散化、碎片化不说,读过的东西还不容易记住。自从加入了“半亩方塘”,我养成了阅读习惯,也锻炼了写作能力。如今我在公司做培训工作,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希望学院把特色品牌保持下去。

“半亩方塘“适时开,莘莘学子读书时

 社工专业将读书协会命名为“半亩方塘” ,自然是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为牵引,表达读书会的初衷,将经典书籍比作活水源头,为学生的内心世界提供精神养分,促进社工专业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打通专业界限、培养阅读习惯、提升人文素质”这样一个目的。

 读书会每学期举行6-8期,每期选取一本经典人文社科类著作,指定6-10名同学提前准备、交流分享,阐述书籍的主要内容及阅读体会,由推介老师综述、总结和点评。

 社工1181班徐春洁说:“说实话,选学社工专业,原先感觉这就是一门小学科,没有太大的出息,大一时一直有转专业的念头。后来老师找我谈心,推荐我阅读《微光处处--28位社会工作者的心路历程》。这本书讲述的社工人在专业成长中的经历,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体会、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访问,以及个人与案主交流中的一些故事、社会处境和蕴涵,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社会工作是一项充满着人文关怀的神圣职业,有着“社会的医生、心灵的医生”的美誉。只有学不好的学科,没有干不好的专业。”

 社会学系刘海健老师说,充分的文献阅读量是文科类学生专业训练的前提和基础。 “半亩方塘”读书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让学生领略经典文献所蕴含的独特魅力的同时,熏陶他们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端正他们的价值取向。

 从去年第三期开始,学院将红色经典纳入“半亩方塘”的必读书籍。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否定已有价值取向、价值观念,人文学院及时调整书目,将阅读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在“淮工人文”微信公众号适时向学生推出党史党建理论著述推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党的革命精神谱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都在必读荐书中。

 说到选题的思路、初衷和目的,申请主讲《中国共产党简史》的王娜老师有她自己的见解。她说: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红色经典在全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举足轻重。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让学生传承、坚定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是我们人文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引导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强化同学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今年的第一讲是由蔡娟老师主讲的“《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系统地介绍了这本引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献,再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的真知灼见和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美好蓝图的描绘,让学生明晰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同学们听后反映,原以为,《共产党宣言》高深莫测,很多同学望而生畏,没想到,老师能将如此“高大上”的作品,演绎得如此深入浅出,让我们对党的奋斗目标、初心使命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养成。

 接下来,高欣老师主讲的《利维坦》,李银生老师主讲的《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郑孝芬老师主讲的《理想国》,……同学们都热切期待着,期待着把这些经典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

恁是一阳来复后,梅花柳眼先春发

 古人认为,天地间有阴阳二气,每年到冬至日,阴气尽而阳气开始复生,谓之“一阳来复”。《易·复卦·彖辞》就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字句,意指按照七日为循环周期,重新培蓄力量,为天道运行的基本法则。将读书协会取名“一阳来复”,强调周而复始,循序渐进、有梯度有节奏地引领学生进入深层次阅读。

 秘书1191班班长孙昊博反映,原来读书,随意性很强,有些书读了一半,甚至开了个头,就压在枕头下“冬眠”了。自从进入读书协会,我们涉猎的每一本书,都仔细阅读到最后一页,由于学院硬性规定要求做读书笔记,撰写读后感,后来我们就形成了习惯,不但记笔记、写读后感,还进行集体讨论,所读书籍大都记忆深刻,受益匪浅。直到现在,我还保持读书做笔记这一习惯。

 袁步昌老师主讲的《左传》导读,李春强老师主讲的“围绕《论语》、《诗经》、《墨子》、《楚辞》‘先秦文学’专题读书分享会“,郑孝芬老师主讲的《红楼梦》,就像“文化超市”,让同学们各取所需,美美共享。秘书学系李春强老师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我们创办‘一阳来复’系列讲座,充分利用学术沙龙形式下的第二课堂,引导我们的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文字‘悦’读的妙趣,让他们领悟,一个人,通过阅读,可以发现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优秀。”

 近两年来,“一阳来复”读书会已向学生推荐经典书籍72本,每一本书都通过“淮工人文”公众号进行推送,并简要介绍推荐词,让学生对专业书籍有初步了解并产生阅读兴趣。为鼓励和拓宽同学的学习广度和深度,学院对于表现好的同学用经典书籍予以奖励,并赠送书卡,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借阅图书,着力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努力营造书香学院的氛围。

小房间存大世界,智慧火花碰撞的地方

 905为公共事业管理系教研室的房间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905”读书会,就是一一拨一拨的公管专业的学生,在节假日和周三晚上,在此聚集讨论社会热点,难点。从形式上说,它就是一个“放飞自我、推陈出新“的理论沙龙,从内容上说,它包括探究社会治理,讨论公共安全实践规律,讨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深度交流和智慧碰撞,对专业书籍进行品读和探讨。

 近两年来,专业老师将“905”读书会的重心指向“三农”问题,在经典品读和分享的基础上瞄准乡村治理方面的问题和结症,梳理并分析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对乡村经济调研方法进行指导,对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进行展望。公管专业学生通过深入品读经典和心得分享,不仅更清晰地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现实,对田野调查等调查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持续的熏陶、濡染,大学生们的知识蕴含、思辨能力,口才笔力都明显有了较大提升,不但在校辩论赛上崭露头角,屡有斩获,甚至在国内多项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竞赛上获得学科竞赛奖励。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他们推出的《以文兴乡:乡村文化振兴的进路——基于淮安市漕运镇的调查》荣获省赛三等奖。在首届“哲寻杯”全国高校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上,他们推出的《蔬菜大棚枉自多,天蓬无奈水灾何?—寿光水灾分析》获得一等奖。在首届“哲寻杯”全国高校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他们推出的《繁荣文化,振兴乡村——行动者网络视角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合作供给的实证分析》荣获二等奖……

 首届“哲寻杯”全国高校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主攻手”、公管1181班于苏龙深有感触地说:“一开始,就在我彷徨、纠缠于我们文科生该依靠什么同那些理科大佬在更高舞台上PK的时候,经典阅读打开了我们的思路。那天,老师看完我们的预赛之后,给我们推荐了卡尔维诺的《团队精神》一书,要求我们一周内读完。读完之后,我们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我们的团队缺少的不是思辨能力、口才能力,而是互相搭台、互相补台的团队精神。一个良性运作的团队氛围,就是我们文科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不二法宝。”

“古韵今声”魅力无限,“礼敬传承”润物无声

 在实施阅读文化育人的基础上,人文学院开展的 “古韵今声,礼敬传承”传统文化展示活动,是对阅读文化育人的深入和延伸。在开展百本红色图书阅读、百个红色故事演讲等系列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的同时,他们还通过朗诵、话剧、舞蹈等形式演绎国学经典,通过艺术形式传递着自己的真实感情,让莘莘学子体会传统文化之魅力、经典之余韵,进一步激发和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从关注到理解,从理解到喜爱,从喜爱到弘扬,从而实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传承与弘扬的目的。

 别具特色的经典阅读演艺活动将经典与艺术形式相结合,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而且让更多的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加入到读书协会中去。如今,同学们自发在淮工人文公众号开辟《浅吟风韵》专栏,把他们的阅读收获、阅读感想,诗歌散文,以及在阅读中发现打动自己的经典美文,粘贴到空间,供同学们欣赏、交流。

 每学期结束,人文学院专门举行表彰会议,大张旗鼓地对“悦”读达人进行高规格奖励,评选标准也颇为“细致入微”,不但综合参评同学图书馆借阅数据、阅读经典书籍情况,还要考察推荐代言图书、参与听讲主题报告、交流分享活动等情况。至目前,全院已有20多名同学获得“‘悦’读达人”殊荣。

主讲《人论》的易东升老师说:阅读的功力,就像怀孕,时间愈久,就愈能凸现出来。运气不可能持续一辈子,能帮助你持续一辈子的东西,只有你个人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取,阅读无疑是一条捷径。主讲《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的孙姝老师说:花开有重日,人无再少年。人生最残酷之处,就是回不去三字。每个人的生命不可重来,作为有整块时间学习的大学生,理应用知识充实自己,无论何时,都要做自己生命的导演,在人生的长河中,把握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郁大海说,拔掉文化上的“穷根子”,必须开对“药方子”。几年的实践,学院让同学们真正认识到阅读经典对自身发展的深刻意义。我们将咬定目标,久久为功,通过阅读,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一种厚重的资源。这种由内而外的厚重和底蕴,会将他们变成一块磁铁,把周围的资源吸引到自己的身边来。而这种魅力,归根到底,来自阅读的沉淀与升华。············

 是的,阅读,也许不能彻底改变人的性格,却可以改变人的命运;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却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不能改变我们的形体样貌,但却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的能力。时至今日,人文学院阅读文化育人实践已经成为学院三文化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学院发展的一道绚丽底色。在后续的工作中,他们将进一步扩张覆盖范围,让阅读成为全校学生的一种时尚,一种潮流,一种传承,力争在省内同类高校中产生影响,彰显高校的文化传承使命、文化创新功能、文化引领能力,让书香校园的建设再上台阶,用书香为学校发展增加一抹靓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