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实践教学 >> 正文

消防与用电知识

2019年12月03日 17:21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实验中心
阅读次数: 【关闭】【打印】


1.火灾的类型及灭火器选用

火灾发生初期,火势比较小,如能正确使用好灭火器材,就能将火灾消灭在初期阶段,不至于使小火酿成大灾,从而避免重大损失。

依据燃烧特性划分,火灾有五种类型,不同的火灾性质不同,应选用的灭火器材和灭火方式不同。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各类火灾所适用的灭火器如下:

A类火灾:指固定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这类火灾可选用清水灭火器、酸碱灭火器、化学泡沫灭火器、磷盐干粉灭火器、卤代烷1211灭火器、1301灭火器。不能使用钠盐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融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这类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1211灭火器、1301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只适用于油类火灾,而不适用于极性溶剂火灾。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这类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1211灭火器、1301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不能使用水型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目前这一类火灾还没有有效灭火器。

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可选用卤代烷1211灭火器、1301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2.怎样正确使用灭火器

各种灭火器是扑救火灾的有力武器,在平时的学习培训中,我们都应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常见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泡沫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是一种体积较小、比重较轻的泡沫群,它的比重远远小于一般的易燃液体,它可以漂浮在液体表面,是燃烧物与空气隔开,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因此,它最适用于扑救固体火灾。因为泡沫具有一定得粘性,能粘在固体表面,所以对扑救固体火灾也有一定效果。使用泡沫灭火器时,首先要检查喷嘴是否被异物堵塞,如有,要用铁丝捅通,然后用手指捂住喷嘴将筒身上下颠倒几次,将喷嘴对着火点就会有泡沫喷出。应当注意的是不可将筒底、筒盖对着人体,以防止万一发生爆炸时伤人。

2)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是以二氧化碳为动力,将粉末喷出扑救火灾的。由于筒内的干粉是一种细而轻的泡沫,所以能覆盖在燃烧的物体上,隔绝燃烧体与空气而达到灭火。因为干粉不导电,又无毒,无腐蚀作用,因而可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也可用于扑救贵重、档案资料和燃烧体的火灾。使用干粉灭火器时,首先要拆除铅封,拔掉安全销,手提灭火器喷射体,用力紧握压把启开阀门,储存在钠瓶内的干粉即从喷嘴猛力喷出。

3)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利用其内部所充装的高压液态二氧化碳喷出的灭火的。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绝缘性好,灭火后不留痕迹的特点,因此,适用于扑救贵重仪器和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及600伏以下的带电设备的初期火灾。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很简单,只要一手拿好喇叭筒对准火源,另一手打开开关即可。各种灭火器存放都要取拿方便。冬季要注意防冻保温,防止喷口的阻塞,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1.用电基本知识在化验室使用各种电器设备时,要注意安全用电,以避免触电和用电事故。因此,必须掌握一些用电基本知识、严格遵守用电规则:
1)化验室供电总功率,要能满足室内同时用电负载的总功率并适当留有余地。供电电压要与负载额定电压相符。
2)接地要良好。要将电器设备上在正常工作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用导线很好地连接。电器应使用漏电保护器。
3)大型精密仪器的供电电压要稳定。一般市电供电电压波动为220V±20V。如供电质量不符合仪器需要时,应配备稳压电源,有的还要求同时具备滤波功能。精密仪器大多需要有良好的接地线。
4)大型精密仪器、大功率用电设备,必须采用单独控制开关。不要几台设备只有一个控制开关。
5)电源或熔断器的熔丝烧断时,应根据熔断的状况,初步判断原因(超负荷抑或短路),检查、排除故障后,再更换熔断器的熔丝。不要随意增大熔断器的熔丝的额定电流,更不许可用铜丝代替熔断器的熔丝。
6)高温电热设备,如高温炉、电炉。一定要放置在隔热的水泥台上,绝不可直接放在木质等可燃材质的工作台上。将电炉置于木制实验台,即使在电炉下垫有内火砖,但因长时间连续使用烤热引燃工作台,酿成火灾的事故,曾有发生!
2. 电击伤知识
电击伤俗称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致。局部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烧伤、出血、焦黑等现象。烧伤区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或全身机能障碍,如休克、呼吸心跳停止。致死原因是由于电流引起脑(延髓的呼吸中枢)的高度抑制及心肌的抑制,心室纤维性颤动。触电后的损伤与电压、电流以及导体接触体表的情况有关。电压高、电流强、电阻小而体表潮湿,易致死:如果电流仅从一侧肢体或体表传导入地,或肢体干燥、电阻大,可能引起烧伤而未必死亡。
3. 触电的急救原则
1)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切断电源,拉下电闸,或用不导电的竹、木棍将导电体与触电者分开。在未切断电源或触电者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触摸触电者。
2)对呼吸和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拳击复苏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为止。如呼吸不恢复,人工呼吸至少应坚持4小时或出现尸僵和尸斑时方可放弃抢救。有条件时直接给予氧气吸入更佳。
3)在就地抢救的同时,尽快叫医务人员或向有关医疗单位求援。用呼吸中枢兴奋药,针刺人中或十宣穴。在心跳停止前禁用强心剂。
4.静电防护
静电是指在一定物体表面上存在的电荷3~4kV时,若人体触及就会有触电感觉。静电能造成大型仪器的高性能元器件的损害,危及仪器的安全,也会因放电时瞬间产生的冲击性电流给人体造成伤害。虽不致因电流危及生命,但严重时能使人摔倒,电子器件放电火花引起易燃气体燃烧或者爆炸,因此必须加以防护。防静电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防静电区内不要使用塑料、橡胶地板、地毯等绝缘性能好的地面材料,应铺设导电性地板。
2)在易燃易爆场所,应穿着用导电纤维材料制成的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R<150kΩ)、手套等。不要穿化纤类织物、胶鞋及绝缘底鞋。
3)高压带电体应有屏蔽措施,以防人体感应产生静电。
4)进入易产生静电的实验室前,应先徒手触摸一下金属接地棒,以消除人体从室外带来的静电。坐着工作场合,可在手腕上带接地腕带。
5)凡不停旋转地电器设备,如真空泵、压缩机等,其外壳必须良好接地。
为了有效地防止触电事故,可采用绝缘、屏护、安全间距、保护接地或接零、漏电保护等项技术或措施。
   5.绝缘
  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该绝缘物只有遭到破坏时才失效。电工绝缘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一般在107Ω·m-3以上。新装和大修后的低压线路和设备,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 MΩ;运行中的线路和设备不应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Ω;在潮湿环境运行的不应低于每伏工作电压500Ω。控制线路一般不应低于1 MΩ;潮湿环境的可降低为0.5 MΩ。
  高压如35 kV的线路和设备,其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00~2500 MΩ。架空线路每个绝缘子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300 MΩ。运行中电缆的绝缘电阻应根据其额定电压设定在300~1500 MΩ之间。电力变压器在投入运行前,其绝缘电阻不应低于出厂时的70%。如测得变压器绝缘电阻低于出厂后的试验值的70%,应根据有关规定对绝缘油作耐压强度及其他试验。高压交流电动机的定子绝缘电阻不应低于每千伏工作电压1 MΩ;转子绝缘电阻不应低于每千伏工作电压0.5 MΩ。FS型避雷器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500 MΩ。
  绝缘物由于击穿、损伤、老化会失去或降低绝缘性能。绝缘物在强电场等因素作用下完全失去绝缘性能的现象称为击穿。气体击穿后能自己恢复绝缘性能;液体击穿后能基本上恢复或一定程度上恢复绝缘性能;固体击穿后不能恢复绝缘性能。损伤是指绝缘物由于腐蚀性气体、蒸汽、潮气、粉尘及机械等因素而受到损伤,降低甚至失去绝缘性能。老化是指绝缘物在电、热等因素作用下,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逐渐恶化。带电体的绝缘材料若被击穿、损伤或老化,就会有电流泄漏发生。
  对于安全要求较高的设备或器具,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等电工安全用具;阀型避雷器、断路器、变压器、电力电缆等高压设施;某些日用电器和电动工具应定期进行泄漏电流试验,及时发现绝缘材料的硬伤、脆裂等内部缺陷。同时,还应定期对绝缘物作介质损耗试验,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绝缘物的绝缘性能。
  6.屏护和间距
  屏护是借助屏障物防止触及带电体。屏护装置包括护栏和障碍,可以防止触电,也可以防止电弧烧伤和弧光短路等事故。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该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可根据现场需要制成板状、网状或栅状。
  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7 m,下部边缘离地面不应超过0.1 m。金属屏护装置应采取接零或接地保护措施。护栏应具有永久性特征,必须使用钥匙或工具才能移开;障碍也必须牢固,不得随意移开。屏护装置上应悬挂“高压危险”的警告牌,并配置适当的信号装置和连锁装置。
  间距是将带电体置于人和设备所及范围之外的安全措施。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或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应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可以用来防止人体、车辆或其他物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间距还有利于检修安全和防止电气火灾及短路等各类事故。应该根据电压高低、设备类型、环境条件及安装方式等决定间距大小。
为了有效地防止触电事故,可采用绝缘、屏护、安全间距、保护接地或接零、漏电保护等项技术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