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16:00,社会学系本学期第二次学术沙龙在尚学楼903举行,研讨文献为乔纲老师新作《互惠视角下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人类学观察——基于淮安市浦楼社区的调查》,社会学系全体教师参与研讨。
乔老师首先介绍了该文撰写的经验来源,即他在我院一社一品项目实施的社区——浦楼社区中进行的田野工作。他在田野工作中发现,社区志愿服务作已成为社区治理的辅助手段而日益受到重视,并与社区管理的科层结构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接着,他基于人类学中互惠理论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的问题意识:作为“舶来”文化的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在社区层面的“本土化”实践中出现了某种割裂和变形。虽然社区科层系统有意将志愿服务纳入其治理结构和过程中,以增强其治理效能,但在实践中却引嵌入了半熟人社会而变成了迥异于志愿服务本质的特殊变种。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与志愿服务精神的“陌生人”本质不无关系,即,理想型意义上的志愿服务精神发端于陌生人社会,讲究的是“不求回报的志愿服务”。而在中国目前的半熟人社会中,人们很难理解这种“不求回报”的志愿服务,而往往对志愿服务纳入了本土化的日常伦理、道德想象与人际信任中,也即某种中国化的互惠模式之中。本文试图以人类学民族志的描述性实践,通过互惠视角对当前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践模式与内涵进行深入探索。
接下来,与会老师们对该文进行了评议。其中,宋海霞老师基于自身从事社区治理研究的经验指出,当前社区中的志愿服务活动的确存在乔老师文章所发现的名实分离现象,很难贯彻完整的志愿服务精神。许加明老师就文章的“互惠”视角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乔老师从人类学的互惠理论出发,结合田野发现进行了回应。刘海健老师指出,文章的基本问题意识是作为舶来品的志愿服务精神与中国城市基层民情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都市人类学议题。在写作的技术性层面,可完善思路,继续分门别类地把田野故事讲清楚一些,并厘清人类学互惠理论的内涵,更好地阐释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