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设置 >> 社会工作专业 >> 系部动态 >> 正文

“半亩方塘”读书会第四期顺利举行

2021年06月18日 22:06 来源: 作者:刘露
阅读次数: 【关闭】【打印】

6919:00,“半亩方塘”读书会第四期在人文学院会议室举行。本期阅读分享的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的重要代表作《乡土中国》。

本次读书会由我院闵兢老师担任引介人,苏鑫珂、尤真子、张恩慧、赵晶晶、刘露、郭茵、徐鹏飞等7位同学作了重点分享。社工1201万淑琳、王好、袁新兰、周琪、张妮、晏义康、杨洪贵,以及社工1181班曾子行等8位同学与会并参与了文献阅读交流。读书会由赵晶晶主持。

  首先,闵兢老师借用马克·吐温一句“我从来没有让上课耽误我的学习”,希望我们扩大知识来源渠道、提升自己。接下来,闵老师对《乡土中国》进行简单介绍。她指出,本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著作,而是由14篇白话小品文构成的,语言通俗易懂,可读性强。费老善用类比,使读者极易理解传统中国基层社会的整体风貌。

接下来,7位分享者分别就相关章节分享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及阅读体会。

徐鹏飞汇报本书1-2章,即《乡土本色》和《文字下乡》。在《乡土本色》中,费老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总体性特征,并对在“土”字进行了颇有社会文化意味的阐释。费老离家时,母亲给他带了一把土,以此来说明“土”在农民生活世界中的情感意义。在生计维度上,土地的重要意义更具根本性。土地使乡村产业发展以及人口总是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一是类型为小农经济,二是需要水利合作,三是人多安全,四是遵循了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这与美国的农业形成对比,中国的乡村社会不存在也不需要深层次的分工。此外,承袭西方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人类社会秩序问题的关注,费孝通还将“有机的团结”看作礼俗社会,将“机械的团结”看作法理社会。在徐鹏飞看来,费老从内心深处对后者更为珍视。这或许也是由于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巨变,犹如欧洲在十九至二十世纪初所发生的巨变一样,社会失范频发以至使学者们对“霍布斯式的秩序问题”甚为关注。另外,作者还提到中国社会是个“熟人社会”。在《文字下乡》中,作者对城市以及农村的“愚”进行了重新定义,即所谓“愚”,只是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知识体系不同导致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不同。

赵晶晶分享了本书的3-4章,即《再论文字下乡》和《差序格局》。在分享《再论文字下乡》时,赵晶晶将本章节内容与人类学知识相联系。她认为本文作者的基本态度是为乡土社会文盲率高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这章是从时间阻隔的角度阐释这个问题的。费老认为乡土社会的本质和特征,即“熟人社会”的本质与特征决定了人们在乡土社会生活中不需要文字。他认为学习的能力将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相区别,同时人类有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记忆,用记忆将学习到的新的做法维持下去,赵晶晶认为这与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提出的“文化符号性”颇为相似:人们借助语言符号,将文化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但文化如此庞杂丰富,单凭本能的记忆,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所以得靠文化上的记忆,也就是文字,文字将个人的今昔与社会的世代间筑通桥梁。费老最引人注目且被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概念工具,当属“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作者在讨论乡土社会中“私”的问题时提出来的,这个“私”是自私的“私”。差序格局,就是人们以“己”为中心,通过亲属关系将社会结构推出去,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所推出去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了联系。费老指出,不同于中国的差序格局,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就像是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成团体状态,归属清楚,界限明确,属于团体格局,这种格局下一个人可以拥有众多身份,在很多团体中都有涉猎。可以说,“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成为阐释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本土化工具,一直被国内外社会学作品引用和创新,其影响力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这一概念与韦伯的“权威类型”、“行动类型”等一样,在世界社会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郭茵分享了本书的5-6章,即《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和《家族》。作者提到,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差序格局,在郭茵看来,这种社会结构下的中国人除了非常时期,一般可以靠自己过得很好,就和老虎的生活一样。在这种格局下,人们是先保证自己的生活能够维持下去,再去维护团体的利益。这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不同,西方人信仰宗教,常常以此为纽带聚在一起,西方社会以团体为核心,以团体的利益为主要目的。在这里郭同学提到耶稣为了强调自己的信仰,否认了自己的父亲养育了自己。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中,每个人从己到外构成的社会范围,都像用绳结联系在一起的绳子,每个绳结,代表了一种道德要素,将这种由私人联系在一起的关系紧紧维持着。这也意味着,这种社会下的人大多缺乏团体道德,判断对错的标准也是建立在清楚知道被判断对象的身份的基础上。在《家族》中,作者认为“家族”狭义上指在团体格局中所形成的社区。与之类似,在《江村经济》中作者将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称作“小家族”。


苏鑫珂分享了本书的7-8章,即《男女有别》和《礼治秩序》。在《男女有别》中,作者将感情定义为情绪激动、动情,从社会关系上看,感情会破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或使这种关系错乱。Oswald Spengler提出的“西方陆沉论”可以用来了解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在感情定向上的差别。乡土社会是其中的“阿波罗式”,秩序安稳,情感波动小,更稳定;现代社会是其中的“浮士德式”,生活节奏快,生活中的问题也更复杂,情感波动大。乡土社会更注重后代的继承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这种社会下,夫妻间的感情是不被看重的,所以造成女性将她们的同性作为感情寄托。《礼治秩序》介绍了在乡土社会中,人们靠礼制维持秩序。不同于法治是以法律维持秩序,而法律需要依靠执行者的权力执行,乡土社会靠的是礼治,这里的“礼”指的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可以文明也可以野蛮,它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被人们认可的经验。

尤真子分享了本书的9-10章,即《无讼》和《无为而治》。所谓“无讼”,即以教化来促进和谐,通过长期的教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内在的习惯。审理案件的人的主要目的就是完成教化,维持礼治秩序,而非惩罚。乡土社会以长者和乡里人的批评和教训完成教化,而法理社会即现代社会,以厘清权力为主要目的,法理社会的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乡土社会,因此,要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逐步进行改革和调整。作者在“无为而治”中将权力分为横暴权力、同意权力。前者涉及利益,偏重在社会冲突,具有压迫性;后者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分工,偏重在社会合作。在中国历史上,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循环,即造成“有为”与“无为”循环,但因为中国古代经济来源是小农经济,所以造成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名义上是专制独裁的,是有为的,但人民生活实际上是无为的。最后,尤同学为这两章节做了总结——中国乡土社会的“法度”和“权力”的意义跟现行社会中的意义是有出入的,而造成有这种出入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社会的经济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刘露分享了本书的11-12章,即《长老统治》和《血缘和地缘》。所谓“长老统治”即,在乡土社会的家庭或家族或村落中,人们默认有威望的长者对比他年纪小的人具有管理权力。这种统治包含了不民主的横暴权力和民主的同意权力以及有着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的教化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它尊重这种统治下的人,但一定程度上,它又带着专制的影子。这种统治的形成,来源于中国上下几千的文化积淀与变迁,它有儒家的孝,有封建家长制的影子,也有新时代的孝,是改革创新相互融合的产物。血缘社会的基础是年长者对年幼者有强制的权力。血缘建立在生育的基础上,包括以血缘为纽带的亲属关系。血缘社会里人的社会地位由生育所建立的亲子关系决定,因此,血缘社会是稳定缺乏变动的,它以生育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而地缘是在血缘的基础上形成的,作者在描述地缘社会时,认为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对地缘社会形成的契约社会有着高度评价,他认为“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与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刘露认为,地缘社会较血缘社会多了一点理智与法律的保障。

张恩慧分享了本书的13-14章,即《名实的分离》和《从欲望到需要》。作者《名实的分离》中,提到了“注释”,即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类似于封建社会里,不同统治下的思想家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都不同,因为要迎合封建统治的需要。“注释”与其说是对人的一种教化,不如说也是对人思想的一种限制。统治者通过这种限制,更加方便地统治他的子民。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思想也会不断发展,于是“注释”总会有不适合某个社会发展期的时候,于是就会发生社会变动,产生冲突,如英国的“光荣革命”,是较好的人与社会进行适应的例子。“欲望”是人本身具有的,而“需要”是具有智慧的、可选择的。封建社会人们只有“欲望”,没有追求“需要”,社会流动缓慢;现代社会,人们更加注重“需要”,于是社会流动更快。

闵兢老师对各位的分享汇报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同学们准备充分,对文本的解读基本正确,且体现了自身的思考。接下来,与会者对本书内容进行了讨论。赵晶晶的分享引发同学们对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问题的讨论。闵老师认为,自我主义具有相对性与伸缩性,是推己及人的;而个人主义则强调平等和个人利益,二者源于不同的社会类型与民情基础。同时,闵老师就苏鑫珂所讲的“男女有别”进行了评议,并介绍了相关研究。就刘露的分享,大家就城市化与乡村建设之间的矛盾展开热烈讨论。对此,闵老师结合她本人的相关学术研究,介绍城乡关系研究的相关流派。在目前我国乡村振兴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闵老师鼓励大家在学习费老理论的同时,认真观察、描述和理解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张妮认为,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从整体的角度不断探索,在连接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探索发展。另外,社工1181的学长曾子行受气氛感染,对同学们的讨论进行了点评。最后,闵老师希望与大家共勉,她认为此次读书会只是我们将来探索中国社会的一个“影子”,她希望我们在这种“影子”的影响下,去思考并挖掘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找寻自己内心追求的答案,树立终身读书的观念。